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

關於電子書

2010-04-01

關於電子書標 準進度報告

  • 對於最後選擇 ePUB 的決策我都表支持,其實目前的狀況、這也夠了。畢竟,我們什麼也沒有、同樣也沒有必要在這個時間點奢求一個解決各式需求的規格,那麼選一個開放、已被證明 堪用的規格即可。
  • 規格的中文說明很感心,好感度++
  • 中文的簡繁互轉一直都不是「對應表」就可以解決的事情,這有點麻煩。尷尬的是,我想我們很快就會熟悉各種簡體字(實際上很多人,包 括我,已經是了),那麼或許簡繁互轉屆時不過是為了參考、以及看起來爽,就不會要求正確的字義對應。這是悲觀了點,要是真有好方法、能處理「我下面給你 吃」這句的狀況,也是樁美事啦。
  • 「中文字型支援種類不足」,沒有脈絡、不太確定自己對這句的了解是否正確,姑且視為「轉檔時的軟體無法支援足夠多的中文字型」。這其實問題不大 吧?不知道發問者使用哪套軟體,但既然 ePUB 骨子裡橫豎是 XHTML、那「字型支援」就會是顯示媒介的事情、而非轉檔或規格的問題。倘若真是轉檔軟體沒有「用 CSS 設定中文字型」的能力,就花錢改善它吧。
  • 「免費就能用的」字型選擇一直都不多,花錢買就有,硬體製作商或可考慮把這當成賣點。如果可以有股勢力強烈支持下列兩點任一,都是朋友:
    • 要求政府相關的雜七雜八單位一致同意用 Public License 釋出全字庫。SLAT 其實去拜會過兩個相關單位了,相信還有很多單位一定也都試過。 我不會說政府沒誠意啥的(他們應該也沒有抱著不放的意思),但我們需要些力量讓這些相關單位「一起」同意這件事,避免責任歸屬不清導致的皮球亂飛。
    • 請需要用的組織起頭、花錢製作一些公用字型,然後用 Public License 釋出。文鼎(似乎也是會員)早先曾釋出部份字體,若有興趣、有些已經不那麼賣的字體或許也可考慮釋出,造福人群。
  • 文字是否以直書顯示,會不會是一個應該要留給讀者決定的問題?若是,那麼只要硬體商支援 CSS3 writing-mode 即可,我們可以用標準順利解決規格問題,那麼使用者便更可擁有切換的能力、而無須另行定義「直書」標籤。又,這應該是顯示媒介要考慮的問題,可以當成賣點 做,Lovely Reader 好像就是這樣。在我的想法裡這也是「顯示」的問題,應盡可能與內容(在此例是 ePUB 規格)本身拆開,才能彈性利用。
  • 電子書號標準,若真有必要獨立成為一個標準,猜想國外應該至少有草案了。畢竟如果目前的規格真不夠用、那麼全球都不夠用,可聯合他國一起立一個、 盡量避免規格只在自家玩的情形比較好。
  • 註記是否應該跟著 ePUB 一起走?好問題,我沒想過,但有的話真不錯。
  • 至於註記的顯示方式,留給顯示媒介吧,除非現在我們就能窮舉各種顯示設備與介面的可能、不然怎麼訂都是給以後的自己找麻煩。將內容與顯示方式拆開 討論,還是比較好的方法。
  • 我的 ePUB Readers 都不能看有 DRM 的東西 orz
  • 「版權保護標準」如果不是 DRM 標準,那想像不到具體是什麼。DRM 是否要有標準?沒想法,但共通標準的話、更容易被集中火力破解就是真的。個人偏頗的意見:DRM 終將要被證明是勞民傷財又吃力不討好的事情,想想怎麼從「限制著作流通來贏取利益」轉往「促使著作流通來贏取利益」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快,可惜除了廣告之外 我也想不到。
  • 「電子書傳輸協定」,想像不到具體是什麼。
  • 「兩岸電子書互通標準」,除了 ePUB 規格本身就處理完的事情之外,想像不到具體是什麼。
    • 格式固定有必要,我愛 ePUB。
    • 詮釋資料的定義部份有必要,雖然這好像不只跟電子書有關。
    • 簡繁互轉個人覺得爆炸難,要到「術語比對」就代表其實還是各走各的,才要比對吧 XD
    • 硬體規格沒想法,不確定讓大家自由發展會不會更好

閱讀體驗

為了進一步了解現況,我其實好像還不錯努力啦。除了真的拿個專用閱讀器來看之外,我試過用下列各種方式盡可能閱讀完一本(夠厚的)電子書,茲列如下:
  • 用電腦液晶螢幕看 PDF 文件:這很多人都有過。心得包括眼睛很酸不舒服、希望有翻頁的動作(不是愚蠢的動畫,只是要可以翻頁而不是連續捲軸)但又要遷就螢幕與字體大小的問題、長 文真的看不太下去。
  • 用電腦螢幕看 TXT 文件:也很多人都有,我是看小說。心得包括眼睛很酸不舒服、用螢幕看長文還是黑底白字較舒適、很容易忘記上次看到哪裡、章節分野不明確。
  • 用電腦螢幕、以好讀閱讀軟體看「好讀」文件:大概是最好的體驗。Linux 可以跑真是太棒了、直書可以接受、翻頁方式可以接受、字體大小可以調整真是太棒了。
  • 用電腦螢幕、以 Firefox「ePub Reader」看 ePUB 文件:就跟看網頁一樣,體驗也一樣。我想要可以「翻頁」的閱讀工具(再次強調不是動畫效果)。
  • 用手機、以好讀閱讀軟體、看好讀文件:手指頭常常會擋到字,既然是手持裝置應該還是有點 margin 比較好,其餘同電腦螢幕。我用手機看完三本小說,總閱讀時間大概是時個多小時,這個方式我算看得下去、也不太遇到眼睛疲倦的問題,推測是因為分段閱讀。
  • 用手機瀏覽器看 HTML 長文:捲動而非翻頁、很容易忘記上次看到哪裡。
  • 用 OLPC XO 看 PDF(彩色螢幕模式):看不太下去,程式太慢、反光問題。
  • 用 OLPC XO 看 PDF(黑白螢幕模式):除了沒有光線就看不到外,還蠻好的,不過對比比較低有點吃力。

ePUB 的授權資訊

我 Twitter 上有寫過一些:
  • 已知是 ePub 裡有授權的「描述性欄位」,至少在這個部份我們最少可以把描述資料,例如「本書除另有說明外,採用 CC:BY-SA 3.0 TW 授權 (加上網址)」,插入這個欄位中 -- 這當然不是我們最想要的,我們希望的是把機器可讀的後設資料放進去。
  • ePub dc:rights 的範例,請見 content.opf 部份 http://ping.fm/Maw4R
  • 我最直接的想法是,直接把 ccREL 的 RDF 放進 ePub 裡的 metadata 裡。(這個部份我還沒有研究,但我想八成在別的地方已經有類似的範例了,只是不是 ePub 格式而已)
想了那麼久我承認自己還沒實作,ePUB 書都看好幾本了。

薪光幫,柏強

iPad衝擊市場? 元太老神在在

2010-04-01

蘋果平板電腦iPad由於兼具電子書功能,是否衝擊亞馬遜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備受關注。電子紙全球最大供應商元太董事長劉思誠老神在在地表 示,iPad會衝擊小筆電市場,但對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則能發揮把餅做大的效益。

劉思誠坦率直言,他對蘋果的iPad相當失望,並用「平板電腦的縮小版」或「放大版iPod Touch」來形容iPad。他說,iPad將會衝擊Net PC(小筆電)市場,而不會是電子書閱讀器市場。

劉思誠指出,iPad因為採用傳統液晶螢幕用的TFT LCD面板,必須使用背光源,並不適合長期閱讀。

他分析說,iPad電池續航力僅10小時,且重量略重,充其量只能當作「應急」的電子閱讀器,不能與電池續航力達二周、可閱讀7,000頁文章的亞馬遜 Kindle類比,就好比有照相功能的手機不會被攝影玩家用來取代數位相機。而且,iPad的重量及厚度各比Kindle多25%及40%,反而不符合喜 好閱讀者的選購需求。

經濟日報 李珣瑛

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

iPad搶市 蘋果下一步:iAd

2010-03-31

即將登場的蘋果平板電腦iPad,象徵一個重要市場類別的誕生,但在傳統個人電腦與智慧手機之間,究竟存在著多大的市場空間,可能還需要數月或甚至數年才 能夠準確地拿捏。

華爾街專家估計iPad的第一年銷售量,從一百萬到一千萬台都有,極不尋常的超寬估計範圍,也反映新市場充滿了不確定因 素。

因此,四月三日登場時的銷售數字,勢必成為焦點。蘋果上周末公告,新的訂單必須延到四月十二日以後才能供貨,顯然預購已讓蘋果的 iPad庫存全部出清。

不過,決定iPad前途的最重要因素,或許不是初期的銷售數字,而是消費者買iPad做什麼用途。根據 ComScore的調查,約半數受訪者要用作上網、收發電子郵件,而想拿來閱讀電子書、聽音樂、看影片或玩遊戲的人,則在百分之三十至三十八之間。

另 外,MediaPost報導指出,蘋果接著的下一件大事將會是手機廣告iAd,預計四月七日亮相。

主宰數位音樂市場的蘋果,進軍手機廣告 市場的野心無庸置疑。CNET表示,谷歌已掌握了搜尋廣告,收購AdMob讓他們在手機廣告市場有了絕佳立足點,但手機市場的大餅仍有瓜分空間,可以肯定 的是,蘋果一定會分一杯羹。

人間福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