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

蘋果iPad與Amazon Kindle的真實與謊言

2010-03-31


蘋果發表iPad,很明顯針對Amazon而來,蘋果向來擅長差異化競爭,若蘋果也推出黑白電子書閱讀器,不僅無法對抗Amazon,將連Sony 也無法超越,所以蘋果從彩色版角度切入市場,期望再次發揮分餅成功模式(iPod推擠Sony WALKMAN市場、iPhone推擠原有Smartphone市場)。

蘋果iPad用的是9.7吋(9.67 吋)、4:3長寬比的TFT LCD顯示器(a-Si製程),其最直接、明顯的假想對手是Amazon.com的Kindle DX,Kindle DX用的是E Ink的電子紙顯示器(EPD),價格不菲,經常要佔整個電子書閱讀器的1/2~1/3料件成本(BOM Cost)。
由於從根基顯示技術即不同,因而在產品推行上也各有訴求,但哪些訴求是真確,哪些又只是煙霧?以下將對此進行討論。

印刷品閱讀感受

E Ink方面常宣稱EPD技術有接近一般平面印刷品的閱讀舒適感,這主要是從對比角度看,E Ink EPD已經達7:1,遠超過現有LCD TFT(2~3:1),不過真正印刷品的對比為10:1,E Ink EPD只是相對於LCD TFT而言,確實大大接近平面印刷品,但不能完全與印刷品相同,不過有些報導將這個特性訴求簡化,簡化成「E Ink EPD表現=平面印刷品」。

大面積、軟性可凹撓

E Ink EPD訴求可大面積化、軟性可凹撓,不過E Ink EPD自己正式可供應的,依然在9.7吋,無法更大,Kindle DX已經是用到目前的技術極限,相對的蘋果iPad刻意挑同樣9.7吋,但未來iPad要持續加大吋數,必然比E Ink EPD容易。

至於可凹撓,必須使用不同的基板(Substrate)材料,一般用矽材基板的E Ink EPD無法凹撓,而使用塑膠材料的基板(例如英國 Plastic Logic公司的技術)才有機會,目前看來也無法普及實現。

彩色化

E Ink EPD的顯示器雖有彩色版,但礙於驅動技術,其灰階度有限(約16階,4-bit),若變成三原色則為4,096色(4bits * 3=12bits,2^12=4,096),就算讓E Ink EPD的每個原色拉高到6-bit,變成26萬色(2^18=262,144),也無法跟LCD隨便都有6.5萬、1,677萬色相比。
且更重要的,E Ink EPD特性的限制,雖然能在陽光下自然觀看,但是用彩色濾光片(Color Filter)實現彩色顯示,其顏色相當不自然,這成了大致命傷,至於從基本的膠囊內進行顆粒染色,這種技術目前過於昂貴,尚難實用化。

所以,蘋果iPad在色彩上肯定獲勝,但一般在路上不好觀看(陽光下的觀看性不如E Ink EPD),因此以室內用比較好。

另外,顯示反應速度也是E Ink EPD的致命傷,通常需要10秒上下的時間才能完成整頁更新,相對的,TFT LCD的反應速度遠較E Ink EPD為快。

將顯示特性對應到應用情境

接著我們開始將顯示特性對應到現有一般的傳統閱讀應用上,而上述已經拆穿若干E Ink EPD的特性謊言,以下的討論過程中,也能夠順看透蘋果發表iPad時的訴求謊言。

目前常見的紙本媒體有數種:小說、漫畫、報紙、雜誌,這4種媒體對應到iPad與EPD電子書閱讀器,各有其優缺點。

首先是小說,小說需要長時間觀看,且多為白紙黑字,每一頁的停留時間也較長(約1min以上),所以長期看的舒適度很重要,這方面E Ink EPD佔上風(SiPix的EPD也都類似),這不是使用LCD的iPad的擅長,事實上這也是蘋果不太想經營的(電子)閱讀市場,Jobs就曾說:現在 太少人會看完一整本書了。

再來是報紙,黑白報紙EPD也沒問題,不過報紙也逐漸彩色化(2003年蘋果日報進來台灣,聯合、中時、自由也因應加碼彩色版的張數),所以彩色化 對iPad有利。

不過,平面報紙一般解析度為150dpi,這方面iPad用的LCD稍稍力有未逮,僅有132dpi(一般在72dpi~96dpi,132dpi 已屬高),但E Ink確實可做到150dpi,並且已展示270dpi的技術,所以解析度上是E Ink勝出。

事實上TFT LCD亦能達到更高解析度,若使用LTPS製程的TFT LCD,則要超越150dpi並無問題,但LTPS製程的面板比較昂貴,蘋果基於成本考量而採行傳統a-Si製程面板(70%由LG供貨,30%由 Samsung供貨),不過蘋果所用的a-Si面板已比一般a-Si面板為佳,一般約在72dpi~96dpi,而iPad所用的則能達132dpi 。

另外,比較小尺寸的EPD,E Ink也較能提供較高的解析度(9.7吋僅150dpi,但8吋可達160dpi,6吋166dpi,5吋200dpi),不過報紙是希望愈大張觀看愈 好,所以往未來看,EPD與LCD都要大尺寸化,才適合更相容傳統報紙閱讀(年長讀者要如此,年輕讀者逐漸能接受網頁方式閱讀新聞)。

接著是漫畫,單單依據筆者自已的經驗,漫畫一頁的停留時間僅6~10秒,EPD畫面更新上無法因應,因此漫畫成了EPD難以顧及的應用,EPD提供 的影像顯示,大體只能用在小說的靜態插畫上。至於彩色漫畫更不用說,EPD出局,蘋果iPad用的LCD勝出。

最後是雜誌,雜誌多使用全彩,EPD無法滿足,LCD則可,但是雜誌要300dpi解析度,因此LCD還是不及格,所以蘋果有意無意暗示iPad可 以實現線上雜誌,其實也是要在品質上打折扣的,至少一些以畫面質感訴求的雜誌(如Playboy、Stuff等)是難以被取代的,除非每張雜誌圖片的長寬 都比現有平面版多2.27倍,每看一張圖都使用iPad的Zoom-In/Out(用Multi-Touch方式操作)來觀看,但如此恐怕會累死人。

當然,因為畫面更新速度不夠快,EPD不可能拿來看影片,就算要玩遊戲,也必須是一些即時性低,色彩表現性低的遊戲(五子棋、圍棋、踩地雷),這方 面iPad 大勝。

好!前頭已知道一些,EPD完全等同平面印刷品質為誇大,蘋果訴求電子雜誌也是誇大,但蘋果還有其他誇大,例如iPad可視角度高,沒錯,這是 IPS技術的LCD確實擁有較佳的可視角度,但這個好處主要是對LCD電視(或數位電子看板)有用,因為沙發(公眾場合)上要很多人一起觀賞電視,所以可 視角度很重要,但對個人顯示裝置(手機、數位相機、遊樂器、筆電)而言,可視角度重要性大減,或許蘋果實在是找不出iPad的更多可講優點,為了充數,只 好端出這個訴求。

結尾

很明顯的,蘋果iPad無法打擊Amazon在小說閱讀的市場,只能用彩色報紙、彩色雜誌、漫畫等領域來分杯羹,再搭配影片、遊戲等動畫性應用來加 值。而蘋果也確實想進入閱讀市場,否則iPad不會採行資訊產業、消費性電子產業都已經捨棄的4:3長寬比(比較接近書本的長寬比),應該要用 16:10、16:9長寬比。

當然,iPad採逼近Kindle DX的價格,消費者在考慮整體應用價值後,極大可能會轉向iPad,黑白電子書閱讀器能否順利因應挑戰,恐有待觀察。然可以猜想的是,深度派依然會死守黑 白電子書,娛樂派必然會轉向iPad,或其他相同的Tablet/Slate產品,至於比例多寡將是後續觀察重點所在。 (完)

iPad 、 Kindle DX 顯示特性、應用合適性比較表

業者
蘋果
Amazon
產品名稱
iPad
Kindle DX
發表日期
2010-01
2009-05
對角線長度
9.7 ” (9.67 ” )
9.7 ”
顯示技術
a-Si 製程 TFT LCD
E Ink EPD
顯示模組製造商
LG (70%), Samsung(30%)
PVI
價格
500 美元
489 美元
長寬像素
1,024 x 768
1,200 x 825
長寬比
4 : 3
16 : 11 (接近 4 : 3 )
解析度
13 2dpi
150dpi
黑白報紙
--
V
彩色報紙
V
--
雜誌
--
--
小說
--
V
黑白 / 彩色漫畫
V
--
動畫、遊戲
V
--

顏國偉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