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

電子書 看書不用買機器

 2009/09/25
買一臺電子書的價格,足夠讓臺灣人買下未來七年他想要閱讀的書,如果你是大約在臺灣人的閱讀平均數的讀者,你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? 近期話題最熱的「電子」產品,應該非電子書莫屬。在市場上,電子書的前景可以說是一面倒地被看好。大家這麼看好電子書,主要有幾個原因。 其一,美國市場電子書持續熱賣,大家想當然爾認定,這種趨勢應該可以普及蔓延,讓電子書在全世界都廣為流行。其二,這種看好的言論,說穿了其實也是行銷語 言的一種,科技公司苦於業績停滯不前,正需要有新產品來打破當前沈悶的僵局。賣東西有時就是這樣,你相信它會熱賣,正是它會熱賣的原因。 但是電子書的未來是不是這麼光明,我卻不是那麼確定,特別是在臺灣市場。讓我們來設想一下,哪一種人會買電子書呢?第一種,是把電子書當成「書」來買的 人,這種人對資訊有需求,對知識有偏好,電子書作為新知的來源,他們有很好的理由來接納它。第二種人,是把電子書當成像手機、mp3播放器、筆記型電腦一 樣的電子設備來買的人。對於這種人來說,光只能看書絕對是遠遠不夠的,設備炫不炫、搭載了多少功能、能不能激起別人欽羨的眼光都是非常重要的。就如同會買 iPod的人,未必是音樂的重度使用者,iMac、iPod與iPhone之間的橫向連結,可能比音樂和iPod之間的縱向關係還來得重要。 對於第一種人來說,我很懷疑電子書會對其中多少比率的人來說真正具有吸引力。亞馬遜的電子書Kindle幾番降價之後,在美國市場賣299美元,約合臺幣 近萬元;SONY即將在年底推出的電子書Reader Daily Edition售價則為399美元,折合臺幣約為一萬三千元。這樣的數字代表什麼意義呢?根據《遠見》雜誌的調查,在2007年,臺灣人每人每年買 4.18本書,平均花費1,375元,而且還有450萬成年人是完全不看書的。這也就是說,買一臺電子書的價格,足夠讓臺灣人買下未來七年他想要閱讀的 書,如果你是大約在臺灣人的閱讀平均數的讀者,你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?(別忘了,買了閱讀器,理論上來說,內容仍然是要付費的)。 這樣的問題還不算大,畢竟會花錢買電子書的人,或多或少應該都會找到「免費」的材料來提高閱讀器的價值,而且我們可以合理推測,電子書的價格應該會持續下 滑,拉近和紙本書之間的價格比,讓電子書越來越有吸引力。 電子書最大的挑戰來自於,對於那些把電子書當成3C產品來買的人來說,是能夠看書的手機、小筆電比較有吸引力,還是可以講電話、上網的電子書會是優先選擇 呢?約莫十年前,PDA也曾經被當成是魅力無可擋的明星產品,結果呢?PDA只有曇花一現地風光了一小段時間,其功能就幾乎被手機所整合與吸納,很少有人 會再花錢去買孤伶伶的PDA。 PDA的歷史,會不會在電子書身上重演呢?我看機會很是不小。電話人人需要講也愛講,愛看書的呢?看看上述的統計數字就知道啦。我倒不是一味地那麼看衰電 子書的前景,而是,如果未來某種無以名狀的機器,既可以看書,又可以將看電視、講電話、上網、玩線上遊戲、衛星導航、乃至超乎我們想像的功能整合地完美無 瑕,那麼這樣的機器是叫做電腦、手機或是電子書又有何差別呢? 所以,我對臺灣電子書市場的預測是這樣的:幾年內,不會太好,幾年後,或許沒有電子書了,雖然我們會以電子的形式來閱讀書籍。